主  題:安寧緩和醫療

提供者:胸腔內科 劉人鳳主任

怡仁醫院自民國101年起,提供安寧緩和醫療共同照護服務,至今收案已逾100人次。過去和病人或病人家屬談及安寧緩和醫療這個名詞時,亦或是與醫療同仁討論時,大家常常會露出疑惑的表情,想談又不願意談,想講又不願意講,因為過去談到安寧緩和醫療時,常常和痛苦的癌症末期病患連在一起,或聯想到一群頭上有光環,慈眉善目,永遠不生氣,聖人般的醫療工作者。這些負面的,或是超現實的想像,讓安寧治療的討論戛然而止。經過這兩年的努力,目前安寧緩和醫療的概念,已經慢慢成為日常照護的一環。

所謂安寧緩和醫療,簡單說來是指對「末期患者」的治療態度與取捨。「末期患者」的定義,指「罹患嚴重傷病,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,且有醫學上之證據,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」;依此定義,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末期患者。傳統醫療決策,聚焦在把病醫好,為了把病醫好,忍受藥物的副作用及手術的傷害是合理的。但是,如果病人已到末期,是否一切的犧牲仍是必要的呢?傳統的醫療常規是否可被打破呢?在台灣,因為仍以刑法判定醫療行為,以致於很多醫療決策僵化而無法調整,為了解決末期病人自主權及生命品質的實際問題,才有安寧緩和醫療的興起,期待能以道德倫理的高度,突破法律的限制。有了安寧緩和醫療理念當後盾,我們可以在顧及各方利益下,客製化病人的治療決策。

醫療科技進步,可以延長人類生命,但近年來,突破性的進展已到平原期,追求更新更好的藥物,更強大的治療方法,花費以數百倍計,但所得利益常常只是比原來多個百分之幾的存活率,或是緩解率。可預見的未來中,我們很難期待在醫療業發生像FB或是Google這種殺手級的應用。未來醫療服務的進步,會落在各項週邊的整合程度及優質服務體驗。安寧緩和醫療,只是這個浪潮的其中一環。

本院自民國101年開始開辦安寧共同照護,嘗試為末期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,也試圖為醫療從業人員,尋求心中「對」的服務方式。現在只是開端,未來因應戰後嬰兒潮的老化,我們會更加努力。
 

※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,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,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,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