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  題:急性扁桃咽喉炎

提供者:兒科 何偉堂主任

喉嚨疼痛是小兒科門診常見的症狀,其常見原因若依咽喉的解剖位置可分為:急性咽喉炎、急性扁桃咽喉炎、急性鼻咽炎、急性扁桃腺炎。但通常被通稱為急性扁桃咽喉炎。

引起急性咽炎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,如adenoviruses〈腺病毒〉、enteroviruses〈腸病毒〉或Epstein-Barr virusEBV〉,特別是較小小孩常為病毒感染,比較少化膿症狀,但較大小孩的咽喉炎,較常為細菌引起,特別是group A streptococciA族鏈球菌〉。

當扁桃腺上紅腫或表面上覆有黃白色膿性滲出液時,有時未必是細菌感染,反而是病毒引起,如感染性單核球症〈infectious mononucleosis〉,好發在青春期左右的少年,除急性扁桃咽喉炎的表現外,可在腋下及頸部出現多顆淋巴腺腫大,有時病發肝脾腫大,病源菌多為EB virus或cytomegalovirus〈CMV〉。若在扁桃腺及其前後軟顎或後咽黏膜出現潰瘍及水泡樣變化,則為疱疹性咽峽炎〈herpangina〉,可能為Coxsakie A virus 〈克沙其A病毒〉,Coxsakie B virus echovirus或enterovirus有關,若連手腳掌上也出現水泡樣丘疹,便是手足口病。

但較大的小孩,如學齡兒童所產生的急性扁桃咽喉炎,其症狀產生相當快速,剛開始時有喉嚨痛、吞嚥疼痛、發高燒、身體不適、聲音沙啞、四肢酸痛、高燒前常有寒顫現象。急性期持續五至六天後,症狀減輕並體溫下降、腫脹及疼痛消失。若扁桃腺有黃色膿液滲出,則症狀可持續一星期以上。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,包括臥床休息、引用大量白開水,及一般消止痛藥物,若取得咽喉抹片做細菌培養及敏感實驗,使用合適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〈penicillin〉,則可快速改善病程,如有盤尼西林過敏的病人改用紅黴素〈erythromycin〉。

※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,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,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,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。